Tuesday 15 April 2014

聖經與植物

撰文: 陳鈺祥

閱讀四福音時發覺耶穌喜歡用耕種或打魚作比喻去教訓信眾, 原因當時耶穌所面對的信眾, 多數是農人或漁夫, 於是祂就利用信眾熟悉的生活片段去作引起動機 (Motivation), 然後再講解比喻所包含的意義。如果開始時就用艱深的道理去宣傳上帝, 他們聽不懂, 自然沒有興趣而退避三舍。聖經說:「你們是世上的鹽」, 鹽是無聲無色地溶在水裏使到整杯水都有咸味, 我們要在活動中, 潛然默化地使人們認識基督以及上帝的道理。

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 課室活動是根據學生已知的知識, 去探討未知的學問; 利用有趣的話題引導學生學習枯燥的課題。由此可知, 耶穌基督不但是萬民的救世主, 更是一位好老師。

以下引用幾段聖經的經文說明「農耕樂, 樂無窮」:

一. 「你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 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哩!」(路加福音十二章27節)。

耶穌勸喻我們不要為生命憂慮, 喫甚麼, 穿甚麼, 都是有定的。

野外的植物, 天生天養, 沒有施肥, 但依然生長茂盛。究其原因, 是植物吸收了二 氧化碳和水, 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製成養份, 並放出氧氣。同時 土壤的水中溶解有各種植物所需的物質 (亦稱為元素), 會跟隨水份進入植物體內, 形成植物細胞的主要成份。當落葉、落花、落果或整棵植物枯萎時, 這些物質又重 歸土壤, 繼續滋養其他植物。於是物質循環不息, 植物亦生生不息。

我們在庭園栽種植物, 當收割了花果後, 便把殘株丟棄, 於是土壤便缺少了各種 元素。雖然不斷施肥, 但多數是補充了氮、磷、鉀和少量的鈣、鎂、硫和鐵, 總是 忽略了其他的微量元素, 因此在耕種的過程中最好加入一些有機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s) 例如腐葉堆肥 (Compost/humus), 鳥類或動物的糞肥 (Manure), 魚肥 (Fish emulsion), 骨粉 (Bone meal) 或蚯蚓泥 (Earthworm castings)。

二. 「... 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就對 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吧, 何必白佔地土哩!』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 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路加福音 十三章 6-9節)。

耶穌教訓我們盡量不要放棄有生命的生物。

東西方人士都歡喜用動物糞便作有機肥料, 而且要經常鬆土, 使根系容易呼吸及 吸收水份和肥料。無花果 (Fig) 生長時喜光照, 喜溫暖濕潤氣候, 而耐寒, 但在零下 12 o C 時小枝會受凍。最好種在庭園的背風向陽處, 不要接近籬笆或支柱, 以免松 鼠作踏板跳上樹枝摘果。 初冬落葉後要修剪枝條, 秋冬在樹頭鋪約一寸厚的動物 糞肥, 初春施稍多的骨粉或高磷肥 (15-30-15), 然後每半月追加一次 6-8-6, 或經常用 洗米水灌溉。開始長果, 再加一次骨粉茶 (骨粉加水混和) 或水溶性的 15-30-15。

春天一週淋水兩次, 初夏開始枝葉茂盛時隔天淋水, 秋末落葉後間中淋水。

三.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裏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 他們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約翰福音 19:39-40 節)。

蘆薈又名沉香, 產於印度及東亞, 其脂液可製香料, 尼哥底母攜香料膏主之身, 亦 即此物, 又有一種可作製藥之用。

蘆薈 (Aloe Vera) 喜溫暖乾燥氣候, 不耐寒, 要有充足陽光, 澆水要大乾大濕, 較耐旱, 生長期每月施一次稀釋的 6-8-6 水肥。它是多肉植物, 晚間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 氧氣, 所以適宜放在睡房中。蘆薈有空氣淨化專家的美譽, 可以吸收甲醛、二氧化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對甲醛的吸收能力特別強, 在四小時的光照條件下, 一盆 蘆薈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氣中90% 的甲醛, 還能殺滅空氣中有害的微生物, 亦可吸附近空氣中的灰塵。 當室內有害空氣過高時, 蘆薈的葉片就會出現斑點, 這就是求救 訊號, 應該打開窗戶, 使空氣流通, 或擺多幾盆蘆薈。

「室內植物的生長狀況, 顯示室內空氣的指標。如果枝葉生長狀況良好, 說明室內 的濕度、溫度及空氣均是最適宜。而人生活在其中, 也顯得更健康。」

Monday 18 March 2013

甚麼是"著涼"或"冷到"了呢?

                                                          梁冬皓

常常聽到人說"著涼了"冷到了".應該是他們在染到了"感冒"或"傷風了".時到今日2013.百份之九十的城市居民都合承認.感冒或傷風都是由病毒Virus感染所至.沒有Influenza virus就不會感冒.沒有Cold virus (Rhinovirus)就沒有傷風.那麼為什麼開口閉口都說受了涼才"感冒""傷風"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最可能的原因是:

1)我們的上一代,老師,長者,無知無識之士.一直從小到大,天天叫我們多穿衣服.不要著涼.

2)經驗告訴我們身體感覺不舒服.感到寒冷.(Chills)下一步就是頭痛,發燒(Fever).是感冒了.其實屬先屬後?那就誰去理呢!

3)習慣使然.人人都說是如此,一定是真的.不求甚解.人云亦云.

4)"中醫"就是這樣說的.那位中醫?老祖宗不可能錯.一定有理由.但是來自那本醫書?那本內經?就不知道了

.讓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我們認識了多少現實的知識.

每年政府千叮萬囑.快去打Flu Vaccine.那很明顯,Flu是由Virus而感染的.不管氣溫多髙,你感染了就感染了,就算氣溫80度也是會感染.會病,會死,如果說我們幸運疫苗差中了是這時的流行惑冒Virus.而我們身體也產生足夠的免疫體,就算我們去Polar bear swim也不會染上感冒.但如果你沒有免疫力就算你穿上大皮袍,再加上懷抱火爐終曰.也照樣惑染不誤.到目前為止.只有一般種藥物叫"Tamiflu"的可以在感染早期 每天兩次服食,有75%不會發病.其他,抗生素,板藍根,家傅秘方也只是天方夜譚,痴人說夢而已.

說道理是沒有用的.廣告天天叫人多洗手以預防感冒,小心不要與患者接觸,多穿衣服,食用抗生素對Virus感染是不起作用的.苦口婆心,千叮萬囑.但始終是對牛彈琴.你說你的,我信我的.人人還是大聲疾呯.天涼了多穿衣服以免"受涼".奈何!奈何!

天下事就是如此.你再有事實,再有道理,世人我行我素,連很多Radio的傳媒也一天到晚,叫人加衣以免"受涼".真應拉下來"掌嘴","封咪"而后快.

吃得安全

                               培英園藝社

()   蔬果催熟 

把萍果和香蕉放在一起及較高温的地方,兩者很快便會成熟,把萍果或香蕉和其他蔬果例如綠葉蔬葉、蕃茄、菠蘿等放在一起,後者亦會快速成熟。原因有些果實會散發「催熟激素」,化學名稱為「乙烯」。這種天然的激素,只要少量,便能使蔬果成熟的速度加快。但想蔬果遲些食用,可以放在冰箱冷藏,並與能散發「催熟激素」的果實分開擺放。

散發「催熟激素」的果實 萍果、香蕉、杏、酪梨(牛油果)、無花果、蕃石榴、水蜜桃、芒果、香瓜、桃柿子、李子、蕃茄、西瓜、奇異果。

(二)  蔬果保鮮 

栽種蔬菜時,加入高氮肥,可以促使枝葉快速生長及呈現鮮綠色,氮肥是以硝酸鹽的形式被植物吸收。蔬菜被採摘之後,在室温下擺放1至3天,其中的硝酸鹽會轉化成亞硝酸鹽,如在冷藏中3至5天,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亦逹至高峰。我們進食了含較多亞硝酸鹽的蔬菜,在胃中可能和蛋白質分解產生合成「亞硝胺」,成為誘發胃癌、腸癌的凶手。

(1) 蔬菜越新鮮吃,越好,如要存放,先用紙張包好,直立放置在冰箱的門側。或把蔬菜先在沸水中焯一下,通常可以除去70%以上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取出後放在冰過的大盤上平攤,使快速降温至室温,然後分裝成2-3盒,放冰箱中,每餐吃一份。

(2) 炒熟的蔬菜久存也會引至亞硝酸鹽的含量增加,預計吃不完,吃之前盡量少翻動,馬上撥出一部份存放冰箱。

(3) 雜菜沙律 (涼拌) 加入蒜茸和檸檬汁,蒜茸能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檸檬汁中的維他命c能夠阻斷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致癌物。


(三) 蔬果流水沖洗?

清水泡浸?鹽水泡浸?殺蟲劑主要含有機氯和有機磷酸,功用是破壞昆蟲的腦神經,使它們抽搐死亡。人類接觸農葯會引至癌症、神經疾病、哮喘、對生育亦有影響,因為可以減少精子的數量。 

(1) 把蔬果在流動的清水沖洗幾分鐘,透過沖洗及稀釋把殘留在蔬果表面的農葯除掉。瓜果類,如青瓜、蕃茄、桃、苦瓜、菜椒等有皮的蔬果,可用軟毛刷配合流動的水清洗。有些向上凹陷的水果如萍果,需小心沖洗或將部份切除。至於茘枝、龍眼、橙等有皮的果實先沖洗才剝皮食用,避免水果表面的農葯污染果肉。

(2) 把蔬果長時間泡浸在清水中,水中呈無氧狀態,有利硝酸鹽還原酶的活性,從而提高亞硝酸鹽的含量,同時蔬果中的養份,特別是維他命c的流失量增加。

(3) 鹽水泡浸,除了有如 (2) 的情況外,鹽水會滲入蔬果中,使我們攝取多了鹽 (納)。蔬菜在烹煮的過程中,殘留的農葯大多數會被分解,隨水蒸氣蒸發而消失,因此炒菜或煮菜湯時,最好不要加蓋。同時用熱水焯菜時,菜湯最好不要飲用。可能溶解了部份殘留的農葯,特別是幼嫩的蔬菜殘留較多農葯。

 (四)  香蕉保鮮法

用保鮮膜緊密包裹香蕉柄斷口處,並把香蕉掛起,可以存放較長時間,不會太快成熟。

(五) 發芽的馬鈴薯不可吃 

發芽的馬鈴薯 (土豆) 在幼芽和芽眼部份含有大量有毒的龍葵鹼,每100克的馬鈴薯中只要含20毫克的龍葵鹼,人類進食後約10分鐘,會感覺咽喉痕癢及灼熱,上腹灼熱或疼痛,然後劇烈噁心、嘔吐、腹瀉,可能出現頭暈、頭痛、輕度意識障礙、呼吸困難。重者可能因心臟衰竭,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所以發芽的馬鈴薯千萬不要吃,如果覺得丟棄很浪費可以埋種,待發芽成長,種出新的馬鈴薯。

Thursday 7 February 2013

論田黄之異途同歸



許鐵民(國際壽山石協會秘書長)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五日, 筆者以香港國際壽山石協會秘書長身份出席在福州召開換屆大會的 時候, 協會常務 副會長葉少波先生, 在會場宣告, 經其帶領由福建省民間藝術館主辦的秋季 拍賣會, 創出每克田黄人民幣二 萬多的佳績, 同時分析, 相對民國時期一両田黄足夠購置 一間商舖, 可以斷定, 田黄的價位, 還有相當大的空 間. 筆者除了深有同感, 並且認為, 如果將 之與其他傳統工藝品相互比較, 包括景德瓷器及宜興茶壺, 田黄作 為不可再生的天然寶貴 資源, 經國家地質部打造成寶石類別, 又份屬經典工藝品, 其真正的市場價值及潛力, 只是 處於起步階段而已, 未來的發展趨勢, 必定扶搖直上, 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由於中國市場過於龐大, 亦尚未完全成熟, 令部份業內不良份子, 有機可乘, 導致龍蛇混雜, 魚目混珠的情況. 早在八十年代, 少數害群之馬以鹿目田, 鱟箕田, 連江黄, 杜陵黄, 巴林黄等, 冒充 田黄詐騙, 在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 踏入二十一世紀, 浙江黃石的崛起, 更加造成市場上種 種混淆及爭拗. 當時,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認為壽山田 黃與浙江黄石, 兩者的材料成份, 經過 科學化驗的結果既然一樣, 應該以兩所大學的鑑定書為依歸. 此舉引起 各方田黄鑑定專家 大力反對, 紛紛表示單憑科學化驗有欠公允, 力陳壽山田黄與浙江黄石內裡另有特徵, 令 相 關風波得以暫時告一段落.

說到田黄鑑定專家, 筆者相信真正專家的人數並不多, 大部份在福州; 可是福州以外, 自稱 或被捧為專家者, 人數恐怕不少. 筆者曾經親身經歷過, 於二零零五年秋天, 在北京工美大 廈的壽山石展館, 與業內友好陳石先 生一齊目睹, 當地某位王姓專家面對客人求證手上黄 色石頭是否田黄時, 初時支吾以對, 後來逃之夭夭. 還有 另外一回, 是替某行家遞送一件林 壽煁中板田黄作品參加二零零八年尋寶評比, 主持評審的全國著名鑑定家蔡某 某, 竟認定該作品 乃硬田, 礙於禮節, 筆者不便當面道破, 在座人士有中央電視台方書華先生等人. 這兩起案 例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這些著名的專家, 可以犯這種錯誤, 其他大大小小專家, 必然也會犯 上更多的錯誤. 結 果是令到不少內蒙黄石, 以及 浙江黄石等等, 悄悄地混進了壽山田黄的圈 子.

面對以上難以避免, 也無法阻止的事實, 壽山石業界除了深感無奈, 是否應該要及時反思一 下?! 前幾年, 浙江 黄石, 已正名為浙江田黄, 據說是在北京正式註冊. 而近年 剛從印尼經台 商引進的優質黄石, 業內已慣性稱 為金田黄, 間接建立其形像地位. 無論是浙江田黄或金田 黄, 的確與壽山田黄非常相似. 目前浙江田黄的價 位, 大約是壽山田黄的十分之一, 而金田 黄則約二, 三十分之一; 三者未來的關係如何, 不妨多加想像, 參悟箇 中玄機. 事實上, 壽山 田黄的數量很少, 優質田黄更少, 從市場戰略來說, 必須認可類似的品種, 便於擴張相關 版 圖, 也起到牡丹綠葉, 相得益彰的好處. 再舉個最明顯不過的例子, 就說國際鑽石, 有非洲鑽 石, 加拿大鑽 石, 俄羅斯鑽石等等, 非洲鑽石起步最早, 佔了先機, 名氣最响, 價位較高, 其策 略是穩住首席地位, 保持超然 形像. 既然有先例可援, 壽山石業界何不考慮效法.

最後還想補充一下, 可不能當笑話看, 筆者生為福建人, 很想奉勸各位老鄉, 千萬不可作歷 史上凡是派罪 人......凡是壽山所出才是好石頭. 必須好好記住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同 志曾經再三強調, 不管黑貓, 白 貓......不管任何黄色石頭, 只要科學成份一樣, 石質優勝動 人, 就是田黄. 筆者此番語論, 相信會引起部份業內 人士不滿, 衷心希望能以平常心, 排除既 得利益者心態, 客觀地加以討論, 使到真理愈辯愈明.

轉載自"明報月刊二零一三年元月號"

壽山石算不算藝術?

                                          許鐵民(國際壽山石協會秘書長)

      貴為中國四大名石之首的壽山石, 其發源地福州市的絕大部份業內人士, 因深受清代著作<觀石錄>三坑論先入為主所影響, 以致在判斷石刻品價值時, 均以石種名氣, 以及石材優劣作為依據. 久而久之, 日常主要話題亦離不開各式各樣的珍貴石種; 自然而然, 不少從商者更加樂於採用價高罕見的名石作為招徠, 以謀取較高利潤, 而部份雕刻者則借助名石作為抬高身價的手段, 以奪取名利雙收的身份地位. 如此追逐名石的風氣, 愈演愈烈, 其覆蓋面正逐漸遍及整個神州大地.
      當市場所有焦點都集中在的時候, 業內人士只會習慣性以各種名石, 一分高下; 對普通材質但具創意的石刻品均不以為然, 不屑一顧, 導致該類創意作品長期備受輕視低估, 其真正價值難以發揮. 然而從國際藝術品市場的角度來看, 並就筆者多年來在海外辦展的實際經驗而言, 只有具創意的作品, 才稱得上藝術, 也往往最受歡迎. 必須指出, 雖然不少壽山石業者將視為藝術,並大致上把壽山石分為粗劣匠氣典雅三種層次;無可否認,典雅經常是藝術品的形容詞,然而更加常見的,典雅幾乎是所有上等工藝品的代名詞. 工藝品在筆者眼中是一種工多藝少的作品,注重突出個中的精緻手藝,講究完美的造型及典雅的效果,其完成過程基本上是一種有法可依, 有跡可尋的工作. 反過來看, 壽山石藝術的起源, 可追溯自前人稱許之巧雕, 巧雕的精髓就在於何其巧也”, 其最新定義可參考筆者近期自行領悟並大力提倡的六巧之說”; 一是巧色’: 原石應有不少於兩種天然顏色, 五彩最佳; 二是巧思’: 作者用上充份心思, 相石設計方面做足功課; 三是巧工’: 因形就勢, 因色制宜, 巧奪天工, 如有神助; 四是巧形’: 自然勻稱, 四平八穩, 可愛別緻, 獨特罕見; 五是巧妙’: 百看不厭, 愛不釋手, 妙不可言, 令人陶醉; 而六是巧合’: 看似上色接拼, 顯得不可思議, 難以入信. “六巧的主要樞紐是巧思’; 可以想像, 當面對一塊奇形怪狀, 面目模糊, 不同顏色的天然原石, 如何著手, 何處下刀, 往往無跡可尋,無法可依, 絕非常人或工匠可勝任, 需要重重巧思’, 方能産生不同設計的種種創意. 而創意正是藝術必備的先決條件. 所謂創意者,是從人的腦袋裡衍生出來,是設計上與眾不同的各種演繹,往往具震撼性,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經常發人深省,令人有所聯想,甚至跨越時空,起到恆久的警世及傳世作用.
      只要簡單地在壽山石工藝品及藝術品之間稍作比較,不難看出,前者是一種直接視覺,主要看外表,強調亮麗石材,其最高層次是典雅;而後者則介乎視覺與感覺,重要的是其內涵,不大在乎石材好壞,而最高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創意. 如果根據以上情況對號入座的話,毫無疑問,當前市場上絕大部分壽山石業者依然在追求工藝品,只有少數人尋求藝術品. 原因何在呢?因為只有絕少數人明白兩者之間的分別.
      總的來說, 真正的壽山石藝術, 就是巧雕藝術, 也是筆者一力倡導的”六巧之說”, 雖然備受冷落, 但已處於起跑階段, 套用藝術評論家原士富子的說法, 超然而有待發掘的藝術好比錦衣夜行者徘徊在黎明前的一刻.